2)第0702章 律法森严_大明第一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公大军预计抵达大同的时间,大同行在将举行盛大的迎接庆典。

  这次北征,明军本就伤亡不小,大军凯旋的时候明显不宜见血。

  而张清等人盗卖军粮,不管是为了朝廷律法的威严,还是为了安抚尚在西部大草原征战的百万大军的军心,朝廷都必须将这些涉案的案犯就地正法,因此,他们只能赶在英国公大军归来之前结束。

  没一会儿,几人便联袂离开了行宫。

  午后,兵部右侍郎候璡便带着圣旨和护卫离开了大同,乘马向宣府的方向疾驰而去,前去处置以王、徐、刘为首,大小十数家涉及盗卖军粮案的商贾家族。

  按照金濂这个钦定查案钦差的决定,这些涉案商贾家族不但要抄家,首要成员更是要斩首示众,以示朝廷律法森严。

  直到申时太阳落下,候璡一行才抵达宣府镇城西十里处的暖铺驿站,这个时候宣府城门已经关上了,候璡也不想太过惹人注目,便决定在暖铺暂住一夜,等明天一早再入宣府。

  翌日一早天刚亮,候璡便带着一众护卫离开驿站,乘马赶往宣府镇。

  而与此同时,大同城,现在正值百姓上街的高峰,街道上人影攒动。

  突然,一队腰悬钢刀的衙役从府衙内冲出,径直将街道上的百姓赶往街道两旁,留出街道中央约莫半丈宽的空旷道路。

  就在众百姓不悦,准备低声骂嚷之时,却见一队手按刀柄的衙役簇拥着十数辆囚车从府衙中驶出,在囚车之后,则是数辆官吏乘坐的四轮马车,一行浩浩荡荡。

  囚车中的是张清和王和志等人,当然,还有金濂这两天抓的涉案文武官员,这些人都将和张清与王和志等人一起斩首正法。

  但因为他们只是最底层的协助人员,因此只罪本人,并未牵连其家人。

  在一众百姓的注视下,车队一路向北城外驶去。

  见此情况,围观的百姓哪还不知道,这是官府准备将这些犯人斩首正法呢,一些百姓纷纷紧随车队,打算看看热闹。

  当然,更多的还是想要了解了解这些人究竟是犯了什么事,竟引得官府如此大同干戈,一下子就要砍十几颗人头。

  虽然张清等人盗卖军粮的案子十分严重,别说普通黎民百姓了,就连朝中的文武勋贵们也仅仅是听说而已,真正了解内中情况的也仅胡濙、杨溥、周忱、金濂、贾谅、郭瑾等寥寥无几的朝中大员或经手的官员。

  到了北城外,这里只有一个高约一丈、长约五丈、宽约三丈的高台,这是搭建起来供大军凯旋庆典时所用的。

  按流程,这个高台到时将用于朱祁镇召见此次出征的京营大军中的有功之将,当着全军的面为他们颁发封赏旨意,以及分发各卫的赏赐。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行刑,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安定军心,毕竟在大同的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北城外。

  此时,高台上早已布置好了斩首所用的一应事务,约莫四名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已经等候在此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车队才慢悠悠的来到北城外的高台处。

  一身常服的金濂和其余官员从马车上下来,扫了一眼乌泱泱的百姓,不禁暗暗点了点头。

  虽然犯人还没从求车上下来呢,百姓们便已将高台三面围了起来,衙役们在人群中奋力的维持着一条宽约半丈的通道,供众官员和衙役押送犯人上台。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