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晋江正版_重生为古玩界大佬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玉龙很快蜷着身子打起了小呼噜,两只小小的龙角立在头顶,袖珍可爱。

  云舟用指腹轻轻抚摸着它身上的鳞片,和之前一样冰冰凉凉的,没有异常。而其他的银色鳞片也如往常一样银光闪闪,光泽度丝毫不减,经过仔细的检查之后,少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应该只是消耗过度太累了。

  就像每次小玉龙吸收了大量灵气需要消化一样,吐出灵气同样需要‘消化’,而睡眠是最好的恢复方法。

  他没有想到修复这件玉壶春瓶要消耗这么多灵气,这应该与瓷器的价值有关。

  经过这段时间的经历,他隐隐得出了几条关于灵气的结论。

  首先,完整的瓷器比破损的瓷器灵气要多。

  六百多片碎瓷片一共有四十多道灵气,相当于每十五片碎瓷片中只有一道灵气。要知道十五片瓷片可以构成一件瓷器了,而一件完整瓷器的灵气不可能只有一道。

  其次,灵气的多少和年代或许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是价值。

  越珍贵的瓷器所蕴含的灵气就越多。

  比如:南宋龙泉窑鸟食罐的年代要早于明清时期,但是灵气的含量却远远比不上眼前的玉壶春瓶,显然是因为珐琅彩的玉壶春瓶更加珍贵。

  至于古钱币或者瓷器的修复也是一样。越珍贵的古玩消耗的灵气就越多。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最重要的是他要尽快学会瓷器的修复技艺,不能每次都让小玉龙来帮他。

  云舟又观察了一会儿小玉龙,见它在手腕上蜷成一团睡得正香,这才将视线转向已经恢复如初的‘清乾隆珐琅彩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中国瓷器的一种典型器形,造型创烧于北宋时期,起初为一种实用酒器而存在,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用器,从元代起一直盛行至今。

  据说玉壶春瓶这一名字出自唐人才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中的‘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玉壶’是诗歌中的夸张手法,指的是胎薄如纸、釉质细腻、纯洁如玉的白瓷,而‘春’泛指酒窑酿酒名。也有专家认为“玉壶春瓶”的名称是因“玉壶春”酒而来。1

  玉壶春瓶的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基本造型是由左右两个对称的“s”形构成,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

  玉壶春瓶作为一种典型器型,在各个时代均有烧制,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玉壶春瓶更是喜爱有加,曾多次下旨烧制不同品种的玉壶春瓶以供皇室赏玩。

  眼前的这件玉壶春瓶便是清乾隆时期烧制的,并且是极为珍贵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彩瓷器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在瓷胎上用进口的珐琅彩釉绘制纹饰的一种技法,由国外传入。

  珐琅彩瓷器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御用瓷。创始于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