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章 三观尽毁裴行俭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群相的分歧点,不在于要赔多少钱,而在于吐蕃是否会接受李诚提出的条件。如果接受,一切都好说,大唐里子面子都有了,不接受,谁来接着往下打,如何执行李诚的战略。再

  有就是李诚这个战略看似可行,具体到执行,其中存在很多难点,如何解决?

  争论不休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主张全盘接受李诚的建议,不服就怼到底。一个阵营则主张,大唐的重心不在西面,应该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边患,集中内政发展。大

  白话就是,前者的态度,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后者的态度,你们不要总想着搞事,总想着建功立业。打仗要花钱,你来挣钱给我看看。前

  者的代表自然是侯君集,热衷于建功立业,文治武功,他选择了武功。

  后者则人数众多,魏征、马周、褚遂良等等,占了宰相的一大半人数。

  这帮人倒不是说怕吐蕃,而是觉得没啥好处,适可而止吧。吐蕃那个鬼地方,无利可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不然你看看高昌是怎么亡国的?不就是堵在丝绸之路上,还勾结西突厥搞事么?特么的这个怎么忍啊?断绝了丝路,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啊?搞

  他,往死里搞。然后,侯君集带着一票人打上门去,再然后,侯君集被弹劾了。

  那就不是屠城那么简单的事情,古代打仗,破城后三日不封刀这种事情,太常见了。远的就不说了,最近的是二次geming那会,张勋打金陵,许诺就是“三日不封刀”。这

  句话包涵的意思是什么?至少是识字的人,都能看的懂。

  这还是内战啊!对外扩张的战争中,侯君集搞的那点事情算个屁啊。无非就是这货吃的太饱了,吃撑着了,还坚持要吃独食,这个怎么忍?有

  的作者悲天悯人的,说什么侯君集搞屠杀,那不是扯淡么?古往今来,都这么干。你非盯着一个侯君集不放?无非就是有圣母病,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历史的真相。或者说是读书太少,读书不求甚解。侯

  君集倒霉就倒霉上吃独食吃的太没分寸,你吃就吃呗,皇帝那份你都吃了。你不死谁死?就这么简单,其他的都是扯淡。什么仁义道德,翻翻史书,仁义两个字下面藏着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仁义背后藏着的是“吃人”。所

  以,李诚没有被搞,还有人站出来保护他,不是李诚有多为圣母,而是因为李诚不吃独食。那些没事就怼人,干啥都要吃独食,得理不饶人的主角,怎么活过一千多章的,真是不可思议。吵

  架归吵架,问题还是要解决的。毕竟关系重大,最后折中的了一下李诚的意见。

  结论如下:允许吐蕃使团进京请罪,但是赔偿要增加,就按照李诚的数字来。松

  州,李诚没住在军营里,而是在货栈的后院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