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反复炒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崔希逸和王维都已很是着急,宋通这才缓缓地说出自己的预想。

  就此放蕃人回去,唐方肯定不会认同:

  首先,这些蕃人不是抓来的奴隶,而是在战场俘虏的兵将。他们都参与了杀戮唐人兵将的作战,身带罪恶;

  其次,轻易放走,必被蕃方视为唐方畏惧蕃人。从尊严角度考虑,肯定也是不行。

  听着宋通的分析,王维连连点头,不禁也说道:“正是。另外,与蕃人作战,唐方也是耗费了无数军资,怎能轻易放走呢?!”

  “就是这话!”宋通大声附和道。

  崔希逸和王维正在静心听着,不禁被他这一声大喝吓了一跳。

  宋通拱手致歉后,再继续说道:“唐制,俘获一人赏十绢!”

  崔希逸听了,随即笑了:“这是我们对兵士们的格令。蕃方如果愿意出这个价钱,那些还在焉支山的蕃人俘虏,不早就放回去了吗?”

  王维听了也觉泄气:“蕃方来往书牒多次,只说请求放俘虏回去,对于能够送来大唐的牛羊、皮毛、米粮,不足两绢每人!”

  “对!”他们虽然觉得泄气,宋通却仍然是意气风发的样子,“赎绢当然也是双方来往谈判的条件!两绢不行就三绢,三绢不行就五绢!”

  王维听了,仍是苦笑着说道:“蕃人加价费力,唐方却不松口。两边如此角力,怎能轻易解决?”

  宋通点头称是,但再带着信心满满的神情,看向王维:“如果将蕃人俘虏们,或许暗行反叛的事告知朝廷。那又是情况不同了!”

  崔希逸和王维听罢,不禁同时点头称是。

  转而,崔希逸再问道:“大唐若是太过让步,也是不好吧?”

  “的确!”宋通认同后,再接着说道,“只要双方肯于认真谈判,结果必会很快达成!”

  听了东通的话,崔希逸不再犹豫。他随即说道:“好!崔某立刻把这些建言详细写明,奏去长安!”

  王维也接过话来说道:“王某固然职位低微,但为大唐,先写回奏章。然后,我立即赶回去,再当面奏明朝廷!”

  听了王维的话,崔希逸和宋通只是微笑,却并不点头认可。

  王维心下生疑,不禁问道:“大使,王某所说,有何不妥吗?”

  崔希逸笑了笑,就对他说道:“奏章肯定要写,而且要接连报去。否则,朝廷或许不会认真对待。但是,”

  说着,崔希逸脸上笑意更多:“王拾遗,却不必回去长安。凉州虽然偏僻,但也颇能容人。崔某以为,就先委屈王拾遗在军府做个度支判官。”

  王维听了,立刻心生感慨。

  唐代,多有文人在边地军府任职。这样,既可以获得相对京城做官高得多的俸料,又因为边地战事多,而有机会获得军功。

  王维虽然生性淡泊,但毕竟身在嘈杂人间,日常吃喝穿用,也因收入寡薄而颇感困顿。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