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2章 轻轻摇摆的天平_跃马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瑞雪的确兆丰年,却也有可能是灾难。

  徐长青也不知道老天爷到底是发了什么神经,从十月初一中午开始飘起雪花,接连五六天,就没停过……

  特别是这段时日正好模范军的路径进入临朐山区……

  这酸爽,别提了。

  不过虽是在雪中的山区中行路非常困难,徐长青却并未改变原有的计划,依然选择走这很难走的路,没有去饶地势更平坦的好路。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博弈。

  徐长青在之前的确是把主战场确立在了鲁南一线,但计划之所以是计划,就是因为它还没有实施。

  如果能借此把清军拉到更适合模范军、以逸待劳的位置,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徐长青此时丝毫不担心济宁和曲阜的安危。

  多尔衮他们的主力此时应该在济宁周边汇聚的差不多了,若是要强攻两个城池,依照他们的实力,基本不用费什么大力气。

  但一旦多尔衮他们把这两个城池拿了,徐长青肯定是不会再去那边了。

  徐长青想搞死大清国。

  大清国何尝不想搞死徐长青?

  恐怕,多尔衮他们比徐长青想搞死他们还要更想搞死徐长青!

  徐长青此时已经得到了一些情报,随着天气转冷,大清国的粮草,已经初露疲惫的端倪。

  ……

  因为连绵大雪的关系,直到十月十一,徐长青和模范军主力才刚刚过了莱芜,旅游般极为龟速的朝着曲阜方向进发。

  清军此时已经有不少哨探围拢在模范军周边,却是生怕吓到模范军,吓的模范军不敢再往曲阜方向走了,只能是远远的盯着,都不敢有丝毫的挑衅,简直要充当模范军的护卫、跟伺候祖宗都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

  济宁城下的多尔衮王帐中,粮草危机的峥嵘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摄政王,照这般发展下去,局势对我大清极为不利那……饶是我们在两淮地区收获许多,可这人吃马嚼的,这些时日消耗着实过大,若是继续下去,我大军粮草恐也就能支撑一月余,必须得尽快做出改变那……”

  洪承畴面色极为严肃,端着脸跟多尔衮汇报。

  清军的确在两淮收获极多,可近百万人口完全失去了生产力,只每天消耗,这种效用力是惊人的。

  关键是大清国此时也缺人口,还不能像是以前那样只留下最精锐的汉人奴隶,其他的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便可。

  而且随着多尔衮逐步开始重用汉臣,汉人在大清国的声音也高了不少,若是不能好好处理好这些两淮地区的人口,大清国的正统性都要遭到质疑,这是让多尔衮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洪大人,那以你的意思,我大清此时当如何呢?难不成,现在跑去跟徐长青决战?这是想直接把徐长青吓跑进泰山里吗?呵,妇人之见!”

  宁完我当即便怼上来。

  这可不是宁完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