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4章 礼节_老寡妇生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什么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也是富庶的地方,若是这里发展个十年二十年的,也许是真实。那个时候随便捞钱,都不会低于这个数。但现在这个点,哪有钱?!

  当官的还得自掏腰包往里填呢,苦也苦也!

  所以,留饭是要他们荐人的意思呗。没啥法子,只能用亲和力来套套近乎了。

  至于秀才啥的读书人,去当吏,那是自掉身份,读书人清高,掉不起身份,绝不可能拉下脸来的,他们看不上小吏,秀才又不用交税赋,免租赋,只要家里哪怕有几亩薄田的,都过的好,年节里,为人写写信,对联,日子绝不难过,还有礼收,又何必为五斗米而折腰去当吏,有功名的,哪个丢得起这个脸,真要当了,只怕要被其它的秀才给唾弃死,所以就算真有这个心思,更不能做,为了不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失去脸面。

  所以,现在想要用人,就尴尬住了。上不上下不下的。

  衙门想要用点可以信任的,可靠的,能够懂点律法和算术的吏,就很难有这样的人才。一是这样的人本就少,二是便是有,现在呆衙门里,是真穷啊,衙门里发不了薪俸,还常常拖延,想要人干活,不得拿点诚意出来,没钱那是真没法子。像王安平这种家里有点家底,家里也支持的,倒还好些,毕竟算是有产者,但像那些无产者,谁会送人去读书识字学算帐,真学会了,又无产,那不是更愿意往商铺里走吗,至少凭本事吃饭,挣得也多啊是不是?!倒不是他们眼界不够远,而是本身穷,急着挣钱,让他们顾不上看那么远,只能只顾眼下……

  于是,衙门里要人就十分的难办。

  倘若再是十年前,都很穷的时候,招人也容易,做个活,给顿饭就行,因为都穷,也就不计较了。再往后十年二十年的,衙门肯定有钱了,招人也容易,但现在,就不行,给顿饭,是绝对不可能招到人了,百姓在别处能挣到工钱,为啥非得挣这一口饭!是不是这个理?!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穷闹得。

  不管如何,都得自个掏钱。县太爷哪怕是有钱人家出来的,也架不住这么的往里填钱财啊!

  真是好生苦也!

  张融融道:“倘若过上三五年,说不定就缓过来了,偏偏是现在不上不下的。”

  她想了想,道:“年底分成的时候,趁早把给衙门的送去,难成这样,当个官也太难受了。虽然杯水车薪,但好歹应一时的急,县城怎么的都得发展的,倘县太爷不作为,恐怕又是一桩事,将来难免……”

  王安平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