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三十章_红楼之惹不起的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州是江南巡抚衙门所在地,无论是经济还是治安,在整个江南,也是数得上的好,林如海未防先闹起来的竟是苏州。自然,因为林如海早有应对,这民乱尚未蔓延开,但是恐慌是可以传染的,若不能迅速平息,也是大患。

  这便是在地方上做官,一定要有根基的道理,林如海探花之才,简在帝心,但是在这江南,也有缚手缚脚之感,无他,强龙不压地头蛇罢了。

  苏州是林家祖籍,但是本朝做官的,除了京官,许多官员皆不在本籍,像甄应嘉那样在原籍身居要职的倒是个例。因而苏州也没什么林如海能用的人。得到消息,思虑了一阵,林如海便匆匆写了数封信,有给苏州巡抚姚国安的,有给苏州知府的,还有林家本家几位族老的,分别盖了官印和私印,派心腹快马加鞭送去。

  但凡因抢购物资而生的民乱,多半便起于谣言和恐慌。譬如苏州城内各食盐铺子储存的食盐若是按需购买,则能撑一阵子;一旦生乱抢购,则真正缺盐的人家买不到,有钱的人家高价囤积,将市场上的盐价炒得更高。进而连锁反应,其他物价也跟着飞涨。

  古人贫民若是无病无灾,加上风调雨顺,或许能够平安度日,但凡遇到点子天灾病痛,便要节衣缩食,甚至卖身为奴,谈什么积蓄?没有积蓄,遇到物价上涨,便会生出大乱子。

  其中再夹杂地痞流氓趁机打砸强抢,恐慌情绪再外传扩散到其他地方,小乱子便要生成大乱子了。

  姚国安能做到一地封疆大吏,策论不知道考了多少回,地方执政经验不知道有多少。早就派了衙役上街捉拿造谣生事者,又赶忙出了安民告示,又捉拿凶手,忙得不可开交,却收效甚微。

  这是背后有人推动,趁机生事啊。

  姚国安正在思虑对策的时候,衙役来报说扬州盐政衙门来了急信,姚国安忙命人呈上来。却见林如海信上说叫苏州知府只管出安民告示,就说扬州盐政承诺,五日之内,必有大批食盐投放苏州市场,请百姓稍安勿躁。

  苏州知府马正哲也在巡抚衙门和姚国安商议平复民乱的事,得了这样的信,仿若心中巨石落地,忙赶回府衙出安民告示,一面又命衙役鸣锣走街串巷,高声宣读抚民。另外,早就派人封锁了进出苏州城的个官道,除了官府人员,一律不准出城。

  这样的谣言,一旦扩散开来,便难以控制了。所以,即便用强硬手段,姚国安和马正哲也得设法将谣言和民乱暂时控制在苏州城内。

  另一边,林如海也另派人送了信到林家族中。

  林家族人虽然在本地没有做官做得高的,但是作为苏州望族,乡绅也是极具威信的。有些百姓不信官府,却愿意相信乡绅望族。无他,官员会调任,乡绅却会一直生活在本地,若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