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问团_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为对美陆战四师训练的检验,就是两军的对抗演练。笔|趣|阁www。biquge。info

  但事实上这对抗演练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对抗演练的敌我伤亡情况都是根据美军组建的一顾问团做导演组做出判断的。

  比如美军发起炮击,导演组就轻易判定“日军”伤亡多少多少。“日军”发起万岁冲锋,也轻易判定日军无法突破美军防线等等。

  或许导演组的这些判定也有些依据,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类似日军“万岁冲锋”这样的战例,其结果多半是冲锋的部队大量伤亡而崩溃……随着机枪的出现,人海战术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战术,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装备先进了的确是压制着人海战术,但人海战术为了能适应战场的发展同样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比如日军的“万岁冲锋”往往就不是像一战时的人海战术一样单纯以突破敌军防线为目的,而是以能与敌人绞在一起使美军先进装备失去作用为目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自杀式的冲锋,这从本质上与“人海战术”就是有区别的,而且可操作性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

  “人海战术”的目的是突破敌人防线,于是往往就是成片成片的人往敌人组织好的机枪阵地冲锋,这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就只有一得战术,排好队然后往前冲,能操作的就只是排得密一点还是松散一点。

  但如果是以能与敌人绞在一起……那就有各种方法,比如借助黑夜、坑道、伪装或是在敌人进攻时突然发起反攻,都可能达到目的。

  当然,美军导演组并不明白这些。

  张弛有时都在想,如果战斗真像导演组想的那么简单的话,那么太平洋战场上的各个岛屿战也就不会打得这么艰苦了。

  另一个方面,也是由于这时代的演习装备不够先进……能够用得上可以说就是空包弹,打起来时响一响增强演习时的逼真程度,至于枪法准不准之类的在演习中完全无法体现,大多都需要导演组推断,而导演组的推断又自然而然的偏向美军一方,导演组的理由也很充分……美军的装备程度和火力程度比日军高了不知道多少倍,自然能够占据上风。

  因此,张弛其实对演习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这种对抗,权当就是让中国远征军更深入的了解日军的战术,同时也让美陆战四师能够系统的感觉下面对日军时大慨是什么状况。

  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这一点张弛也很无奈,有句话说得好,训练场永远也无法模拟真实的战场,尤其是这时代的训练场……现代的演习配备了各种电子设备至少能精确的模拟出谁被命中退出战场。

  所以张弛也很赞同哈尔西的做法,也就是先让美陆战四师参加马绍尔诸岛的肃清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