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章】 超级货轮_超级生物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太宗在1978年开始启动改革开放的庞大工程之后,经过四代领导人将近四十年的努力,华夏帝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逐步朝着国强民富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三十多年以来,‘华夏制造’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领域中不可忽略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可以说,是出口加工业让华夏帝国逐渐从一个农业占主体的国家逐步向工业大国转变,而连续数十年的贸易顺差,也让华夏帝国成为了金砖五国之一。

  若是没有华夏地区经济的长年持续增长,国际经济还不定会糜烂到如何程度呢。得益于华夏帝国飞速发展的制造业,挽救了在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陷入困境的国际航运业,让船业大亨们看到了春天。

  石油、铁矿石、铜矿、木材、钢铁等等各种各样的大宗资源货物搭乘着一艘艘万吨巨轮,远渡重洋来到华夏,然后变成服装、电器、五金制品、生活用品等等货物,充实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华夏帝国的各个港口,就如同是一个个巨大的怪兽一般,不知疲倦地吞噬着无以计数的原材料,然后又通过全世界各个船公司的远洋货轮,把‘华夏制造’卖到了全世界!

  以华夏帝国最大的港口海城港为例,在2015年海城港成为了全球第一个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超级大港。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大港!在2016年的上半年,海城港一共实现标准集装箱吞吐量2400万箱,无论是在标箱数量还是货物吨位来说,都是全球第一。

  早在五年前,海城港就成为了全球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000万箱的港口,而在更早的2005年,海城港的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年以来海城港的发展就是华夏帝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此庞大的进出口业务自然也就带动了全球远洋航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就开始陆续发展运业,更是依托着帝国庞大的市场。成功地从欧美日韩航运企业的围剿中突围而出。

  以远东航运为例,他的崛起根本就是和帝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一部历史,在太宗还没有开始打开国门的时候,远东航运的发展举步维艰,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香江至东南亚的航线上。当帝国开始大开国门之后,香江的航运公司自然而然地比国外的航运企业更容易获得国内企业的认同,进而获得更多的航运订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岭南省对外经济一直都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背靠岭南的香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华夏帝国对外出口的枢纽中心,刺激了香江航运业的崛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已经濒临破产的‘远东航运’逐渐摆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