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0章 自筹钱款_大宋安乐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家赵祯一想,觉得确实如范宇所说。

  有什么事情的话,范宇直接找自己,会更简单些,也不会弄的满朝皆知。

  “好吧,那许当刚刚写了一篇议论技术与国祚的文章,这边尤博士便上书请立科学院。”赵祯不由得摇头笑道:“这本来也没什么,孔圣人也提倡格物致知,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些东西,真的如那许当所言,能关系到我大宋的兴亡和国祚长久吗?”

  范宇迟疑了一下,便拱手道:“不瞒官家,这等事由火器便已经初显端倪。然而此事却非止于火器一类,而是体现于方方面面。便说耕种一事,我大宋的农官年年劝农,然而粮食产量却是并不见增加多少。一旦风雨不调,便是个欠收的荒年。若是有专人,挑选培育优良的粮种,使亩产的粮食增加,则是其一。再有人拦河筑坝,以为水库。涝时泄洪旱时浇田,可保田地有水,则为其二。再者,若有人于海外寻得高产新粮种,引回我大宋种植,则为其三。如果官家觉得,这些还不够。那么官家可一观造作院,臣去造作院之前,造作院一年产铁不过百余万斤,而且铁质驳杂。而今,造作院年产铁轻松便可至五百万斤以上,且皆为优质钢铁。若是官家需要,只需扩大些规模,就是年产亿万斤优质钢铁也不是问题。”

  “那辽国虽然有了火器,但是其国若是钢铁产量不及我大宋。我大宋便是用钢铁筑城也足可当之,而火炮亦需大量钢铁,非是辽国治铁产量可比,足使我朝立于不败之地。”范宇这说法有些夸张,但是实事就是如此,也不算吹牛。

  他这么说,主要是为了给官家增加安全感。对付辽国都可用钢铁筑城,那么对付国内的那些此起彼伏的起义,也可以用得上。

  这是一种真正铜墙铁壁的安全感,若无造作院强大的生产力,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造作院最发达的便是冶铁,目前最主要的瓶颈,其实是大宋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也正是因为如此,范宇也才敢夸下这种海口。

  其实范宇即使不用这么解释,官家赵祯也是支持建立这个大宋科技学院的。

  早在许当登报的文章之中,官家赵祯,就已经感觉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只不过赵祯自己,却是没有一个好的办法,将这些技术能稳定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如今又有尤二郎的上书,却是使得朝廷对于技术的稳定掌握,成为了可能。

  所谓稳定的掌握,便是能将技术保存传承下来。而不是象许多古时的发明一般,本来已经有了的技术,过得一些年,便会因为发明者的去世而消亡。这种遗憾不在少数,不但东方有,而且西方也有。

  因为发明者的去世,或是改朝换代的战乱失传,而各朝代却又不得不重复开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