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手让尔等一战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京没有向教主道君皇帝明说“窥伺大宝者”是谁,但赵佶却很清楚。

  不久前,才有一不个忠不孝的贼子指责自己做不好皇帝,而这个人正是大宋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赵桓。

  不过,赵佶还不知道忤逆子赵桓很快就要回到开封府了。

  准确地说,是徐泽要他回来,因为其人已经结束此次南巡,就要返回燕京了。

  同宋两国虽然处于敌对状态,但正乾皇帝又不是不择手段的野蛮人,要打败赵宋,堂堂正正地打就是,没有必要扣住其国的皇太子做些小人举动。

  何况,其人与赵桓还是名义上的“师生”关系。

  但对赵氏子孙的教导,不过是正乾皇帝借南巡之机顺手而为罢了。

  很明显,这一届学生的素质太差,悟性不行学习积极性还不高。

  不过,徐泽也不是啥称职的先生。

  其人并不关心赵桓的学习成绩,也不存在包教包会包分配的全程负责。

  学生能领悟多少,全看个人的态度和悟性。

  以赵桓有限的悟性和人生阅历,只能看到京东路已经彻底变成了陌生的世界,再不可能回到大宋治下,大宋全方位落后于大同,被灭亡是注定的事。

  而徐泽给其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上位者拥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威。

  正乾皇帝南巡途中,勉励官吏和慰问百姓都做得极其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待人接物如春风化雨,基本不会跟人说重话。

  但其人一路南巡过来,“遭殃”的官吏和大户却多不胜数,仅是受到惩处的县尉以上有品阶流官就超过了两掌之数。

  不少人前一刻还在随皇帝检查地方并小心应对徐泽的提问,下一刻就被随驾的法部官员控制。

  受处理者虽然个个面如死灰,但监部公布的罪证确凿,却没有人敢向皇帝喊冤。

  因为他们清楚正乾皇帝虽重法度却不喜刑杀,一是一二是二,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绝不会因为亲自巡察就罪加一等,也不会因为喊冤就减轻处罚。

  若是瞎喊冤,事后证明没有冤情反倒会加重处罚。

  当然,正乾皇帝不喜欢做“屠夫”,却不代表怕杀人。

  对罪大恶极该杀头的家伙,徐泽从不会心慈手软,该杀就杀,绝不会因为涉案的人多而搞“法不责众”。

  赵桓就亲眼目睹了一次杀头,相对于刀起头落血溅三尺的血腥场面,更让他害怕的是观刑百姓的激动叫喊。

  其人理解不了百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看上位者被杀头,却没来由地想到了若是大宋灭亡,徐泽又会如何处理享国一百六十多年的天水赵氏?

  届时,东京百姓会不会也这般狂热地观看自己的人头落地。

  这件事成了赵桓的心病,让他寝食难安。

  经过慎重思考,赵桓生出了随徐泽继续北上,到燕京城中做个安乐公的想法。

  徐泽确实是个不称职的先生,完全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