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四章 智深不鲁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言就是个半辈子没出过婺州的土贼,让他想出方腊能成事的五条理由,就已经够为难他的,却被鲁智深一口否定,其人顿时迷糊了。

  “大师,为什么?”

  鲁智深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其人。

  “为什么?你说你们为啥落草,百姓为啥要跟着方腊造反?”

  朱言不理解鲁智深为啥突然问这个,但还是老实作答。

  “我是爷娘被村里的上户逼债害死,砍了他一家后就拉队伍上了山;吴邦兄弟因为花石纲破家才来灵山;跟着方腊造反的百姓各有各的难处,想来都是活不下去吧?”

  鲁智深接着问:“你说那么多,就一个意思——活不下去了才落草造反,那你说,方腊这些年可曾救活过一家百姓?”

  朱言愕然,以前没想过这些问题,就全想也想不明白,总觉得世道不平,各有各的血海深仇。

  没想到鲁大师一句话就点透,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一句话——过不下去了!

  要说方腊救活过谁,那还真没有,甚至方腊起事前,他都没听说过这人的突出事迹。

  一县之隔的朱言以前不知道方腊很正常,毕竟,自毋乙叛乱之后,彼时还称摩尼教的明教便被官府列入重点打击的邪教,从那以后就转入了地下。

  明教教徒还有可能做些施粥行善的事,但方腊作为深藏在暗处的教主,生怕引起官府的注意,哪里敢做这些事?

  “你们说这方腊靠装神弄鬼起家,还能靠画符念咒让百姓填饱肚子不成?”

  “呃……”

  “刚起事就称建元圣公,封官建宫殿,这样的家伙有什么大志向?”

  “……”

  “还有,造了反不想着练强军打天下,尽想着别人替他挡住朝廷的征讨,自己躲在后面白捡好处,李子义的好处要是有这么好捡,去年淮西的樊瑞怎么会死掉?”

  即便沦落为山贼土匪,也没人想过一辈子朝不保夕的日子,但在这个看不到出路的乱世,能看清大势的人永远都是极少数。

  这也是朱言和吴邦诚心侍奉鲁智深的原因之一,鲁大师说话虽然糙,但总能直指问题关键,让他们有拨云见日之感。

  其实,鲁智深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深,他只是见多了天下的不正常,才会不自觉的把各种“不正常”拿出来对比。

  当然,也包括京东路的各种不正常,彼时觉得不正常,现在却有些向往。

  听了鲁智深的话,朱言有了主意,但还是出于习惯,先征求他的意见。

  “大师,那我们不下山了?”

  “为啥不下山?”

  “啊?”

  “啊什么啊!山下都乱成啥样子了,官兵迟早要来进剿,不下去,一直待在山上等死?咱们也下山!”

  鲁智深虽然主张下山“响应”方腊的“起义”,但“下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鲁大师改掉了鲁莽的坏毛病,还真是有智且深。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