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 不准撂挑子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军编制体制改革落地,三期官员轮训也早就结束,其后的吏员分批轮训,徐泽便没有再亲力亲为,而是交给吏曹组织,他只参加开班式并适时检查轮训效果。

  这段时间,经过登州和莱州相继的试点,同舟社社会改革的步骤和方法已经基本成型,等各地吏治整顿和共建会铺开后,就可以参照执行了。

  但吏治整顿是一个长期且反复的过程,官员轮训的效果也有一定的“有效期”,一劳永逸的思想改造是不现实的。

  在没有形成具有同舟社特色的官场风气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这段时间,徐泽便将精力转移到了各地的巡视上。

  当高药师带领的使团返回诸城的时候,徐泽到了此次巡视的最后一站——青州,高药师跟关胜只能再次启程。

  在知青州事崔直躬等官吏的陪同下,徐泽抽查了几个村子的共建会发展情况,随后,又前往广陵盐务实地调研。

  “京东大战”差点让赵宋这栋破房子轰然倒塌,远在东京城中君臣们胆颤心惊,茫然无措,失去了对战局的有效掌控。

  而如崔直躬这些身在战区内的官员,则更能感受身处惊涛骇浪之中无力,其人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被武松胁迫,政令出不了官衙。

  后来,徐泽组织官员“轮训”,崔直躬为第一批受训学员。

  其人被得知要被送到诸城,以为贼人李子义要逼他对抗朝廷,临行前与妻小诀别,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没想到,在诸城见到了徐泽,更吃惊的是真办轮训,而且还办得很成功,至少崔直躬自己感觉到受益匪浅。

  其实,半个多月的培训对浑身是心眼的官员来说,思想改造的效果微乎其微。

  最重要的收获,是让他们看到了徐泽包容天下的气魄和能力,坚定了跟着社首走的信心。

  相对于一众精明的同僚,胆小怕事的崔直躬更像“本分人”。

  其人确定自己没得选后,就积极主动配合同舟社各项政策落实,青州在他的主持下,共建会发展还要好于潍州。

  徐泽对他这种表现自然看在眼里,在青州考察的几日,便让其人作陪,以方便一路上耳提面命。

  二人从广陵盐务出来的时候,就见到高药师和关胜赶了过来。

  徐泽朝高药师和关胜点点头,示意让他们稍等,转身跟崔直躬强调盐场调整生产方式的事。

  “崔知州,煮盐改晒盐,用人更少,耗损大减,成本降低,是生产大进步,但也会导致一大批人失去生计,这些人有多少,该何去何从,你可有通盘计划?”

  赵宋是煮海为盐,成本很高。

  掌控辽东后,徐泽便安排人手在海连州试验海水晒盐,已经掌握了一整套完整方法和流程,随时都可指导青州改进。

  但任何改革都是利益之争,会让很多人丢饭碗,徐泽才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