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明教方腊早布局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高下”,便被教主改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明眼人都知道这么一改,释义全变,从强调“法”的平等,到否定其平等,用心如何?很容易被有心人关注和过度解读。

  “无妨,二十二代教主时,朝廷也曾下诏集天下道藏,我教就已经上交过一次圣经,此事既有先例,朝廷也一心求取真经,我辈当成此美事。”

  方腊说的“先例”,是百年前的真宗朝,官修《道藏》,也曾两次下敕,命福州献上《明使摩尼教》编修入藏的事。

  明教并不是僵化不知变通的宗教,其教原称摩尼教,大宋立国前后,为进一步华夏化,才以教旨代替教主作为教派名称,改称明教。

  大宋平定天下后,历代教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陆续对明教教义做了一些修改和简化,如将原教义的素食、禁欲改为素食、戒酒、裸葬,并提倡团结互助、教友互为一家,又将一天四次的祈祷简化为一天一次。

  如此一来,明教越发“平民化”,始终传播不衰。

  见王寅仍自惴惴,方腊安慰道:“右使勿虑,明教传承数百年,虽有前朝毋乙、董乙二人之乱,但大体还是与历代朝廷相善的。”

  “当今皇帝痴迷道法,当是想取我教教义之长,以补道教之短,且我教向来导人以善,便是有些许教义变化,朝廷也无话可说。”

  方腊此言不假,明教教义是以善、恶二元论为基础,将一切现象归纳为善与恶。

  善为光明,恶为黑暗,而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人类若依宗教之真理与神之志向,终必走向光明、极乐之世界。

  而无始以来明暗相交,恶魔恒于暗界,纷扰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恶混淆,故人当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

  王寅接着讲:“属下还探听到一个消息——明州官府正在查探我教分堂的活动规律,似是准备上书取缔。”

  方腊终于变了脸色,道:“此事确实失于操切,明州的根基太薄弱,本就不具备大力发展的信徒的条件,大建斋堂,夜聚晓散的做法与我教教义不合,失之于诡,是我错了。”

  “教主,怎能怪你?”

  王寅急道:“这几年,本教扩张太快,信徒中本就是鱼龙混杂,明州名为分堂,实是伪信徒擅借我教名义行事,教主宽宏,才不与其人一般见识。”

  方腊颔首,道:“此事确实是个教训,核心教众在精不在多。祸福相依,我们也该借此机会好好整顿教务,此事就有劳右使了。”方腊以手抚胸,向王寅行礼道。

  王寅还礼,问:“越州、浙州、台州的分堂是否一并放弃?”

  “都放弃吧,本就不该设立的。”

  方腊已经恢复了淡定从容,这句话不带丝毫烟火气。

  王寅感叹道:“如此以来,这几年的辛苦发展的教众,恐怕要失了大半。”

  方腊道:“右使不必介怀,明暗相交,善恶相依,我们虽敬奉大明尊,却也不排斥黑暗神。无恶便无善,无暗就无明,善与恶,明与暗,本就相存相依的。”

  “些许不坚定的教众,去了便去了吧,坚定者,自会始终坚信大明尊。我等为神之使者,当谨记导人向善之责,为天下稳定、百姓安康尽一份力之使命,不可为了一己之私而妄起贪念。”

  “谨遵教主圣谕!”

  方腊接着道:“若朝政清明,举世朗朗,我教就算只剩下几个人,以维系教义传承不灭又何妨?若局势混沌,善恶混淆,民意汹汹,黑暗占据人间,自有千万人等呼唤我教再造光明!”

  王寅听了教主这番讲解,心中疑虑尽去,抚胸垂首,以示受教。

  方杰匆匆入内,抚胸行礼,道:“教主,应奉局来人,相中了园中的沉香木——”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