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章 司马诸葛入我毂_三国:重生赤兔,总被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小学、大学是古礼延续至今的教育制度,周赫认为小学和大学中间该有中学。

  周赫不只是想抄袭前世科学的教育制度,他只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学可以在教育发展之初大放异彩。

  此时还没有前世明清僵死的八股文制度,不过儒家的流毒在终汉一朝已经很深。

  罢百家独尊儒,前世经历过百年沉沦的现代人无不痛恨程朱,而程朱之学自前汉董仲舒起,周赫清楚随便整出个大学绝不会有卵用。

  首先没教员,难道让周赫自己上阵执教?

  教育乃百年大计,个人靠搞一些发明很难撼动儒家对于教育的统治。

  只能从蒙学开始影响知识分子的观念,不过周赫不愿意从小培养士子,他等不及士子长大长人。

  所以他打算从职业高中入手,在河东设立河东中学,此中学和他前世经历的中学完全不一样。

  前世大学只是底线,中学不过启蒙。

  倒是和上一辈改革开放时的中学类似,同时具有职业高中的优点,可以很快培养出一批堪用的青年人才。

  周赫的第一所中学设立在河东郡,自然是为了吸收京畿附近的世子,为了避免世族过多抵触,河东中学分设两所,河东第一中学,河东普通同学。

  前者给专供给世族子弟,第一批招收学员五十人。

  后者供寒族或者世族旁支子弟就学,学杂费全免,第一批招收五百学子。

  既然是介于小学和大学之间的中学,其招人条件自然是有的。

  识字是最基本的,智商高情商高自然最好。

  且不说中学的筹备过程,招生工作可以直接刊文打广告。

  玉米在四月播种后,三种作物周赫都会时常照料一下。

  暖棚的工作一直再持续,目前打桩的工作基本完成。

  钢管也被工造署研发出来,就是形象有些古怪。

  周赫看了几次都没习惯,说是方柱又不像,有点圆又圆的不规则,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孔。

  不过周赫总体满意了,有个钢管承重,大型的暖棚自然不成问题。

  并州现在的招工极为火热,河北日刊上三天两头打广告,希望吸收幽、冀、青、徐、兖、豫诸州和司隶的劳动力。

  广告的插画文字都是周赫亲手设计,要的就是一个通俗易懂。

  “老周,你家还有田么?”

  “没了,去年灾荒卖光了。”

  “你家还有几口人?”

  “没了,前年疫病死光了。”

  “何不去并州挖矿,听说那里工资很高,可以攒钱取个媳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