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章 陕北之行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张伟他们就准备回去了,也许是到了秦省,触景生情,让张伟想到了自己在这里知青下乡那三年的经历。

  这次既然有机会来到这里,张伟很想回当初插队的地方再去看看。而且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自己那三年的经历像极了曾经看过的一本文学巨著里面的情景。

  由于采访比较顺利,张伟他们提前结束了工作,他见离原定的计划还有几天时间,便决定让于干事他们两个先回山城,自己回陕北插队的地方看看。

  张伟当初插队是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榆临市米旨县,这里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史料记载,这里还是“闯王”李自成的故乡。

  另外据说三国时名满天下的美人貂蝉就是米旨人,而盖世无双的天下第一武将吕布则是绥徳人,所以陕北有一句名谚:“米旨的婆姨绥徳的汉”,一直家喻户晓。

  从位于陕南的商络到达位于陕北的榆临有七百多公里,张伟先坐长途汽车到长安,再换车到米旨,居然折腾了两天才到。

  到了县里之后,他又在招待所住了一晚上,才早早起床坐上了去乡下的牛车,这是昨天晚上就联系好的。

  由于位置太偏僻,张伟当初插队的那个公社还没有通汽车,村里人进城都是靠脚底板。

  张伟插队的地方是石圪节公社双水村,位于米旨县的西南角,距离县城有六七十里地,石圪节公社是米旨县里面最穷的一个公社,而双水村在公社里面也是垫底的。

  那几年张伟就寄宿在村里面一个老乡的家里,这一家虽然也很穷,但是对他颇为照顾。

  张伟还记得当时他刚到这里的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别能吃,再加上平时不知道节省,两个月时间就把半年的粮票都花光了,后来是老乡一家勒紧了裤腰带,省出粮食分给他吃,才捱过了那几个月。再后来他学精了,把国家分给知青的大米拿到集市上去和人换成粗粮才勉强够吃。

  张伟躺在牛车上,看着身边熟悉的景色,又回忆起了知青生涯,记忆中当初自己从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不下几十遍。

  牛车走走停停,一直到中午才到了双水村,村前一条小河缓缓流过,一座三孔石桥连接着村子与外面的大路。过了石桥就算进了村子,村子建在一处黄土塬的向阳面,依着山势从上到下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几十户人家,都是在山体上掏出的窑洞。

  牛车停在石桥前,张伟拿着礼物下了车,付了脚钱,又谢过了赶车的大爷,才迈步进了村口。

  村子里面一副破败的景象,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看不到几个人。

  张伟穿过三孔桥,沿着用石头铺的小路往上走,按照记忆找到了当初借住的老乡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陕北农家小院,院子外边整齐的摆放着玉米秸秆,院内收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