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最后的晚餐_从1979开始做文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张伟和连长二人快回到营地的时候,一个通讯班的战士跑步过来,敬礼之后对着连长梁三喜说道:“报告连长,营部补充给我们连的十五名战斗骨干已经到了。”

  连长连忙快走了两步回到营地,看到在帐篷前面站了一排战士,正在报数整理队伍。

  这些战士都是军区为了加强一线战斗连队的火力配置,从还没有接到战斗任务的二线部队通过自愿方式抽调上来的战斗骨干。

  为什么在战前要这么做呢?这与我军此时的编制体制有关系。当年人民军队的摩托化机械化水平一直很低,作战武器、弹药和后勤物资主要依靠人力负载或畜力运输。

  而老式重机枪、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这些重装备,武器和弹药全重都高达一百公斤以上,至少需要8个人背负或骡载,这样就无法像外军一样将这些重火力配备于步兵连。而是在营级部队单独设置机枪连和炮兵连。

  这样的设置就导致此时连级部队的编制非常单薄,只有9个步兵班和一个连部,缺乏重火力,无法单独执行具体的作战任务,所以必须在战前施以加强。

  张伟也跟着连长走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青春洋溢,却又目光坚定的脸庞。这些战士也同样都是二十来岁的样子,他们本来在二线预备队,不用参加伤亡率最大的第一波次的攻击,但是却纷纷主动申请加入战斗连队。张伟不禁心想:“不知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人能够剩下几个,但这才是人民军队战士应该有的样子,自己的前任和他们相比简直不配穿这身军装。”

  后世的华国虽然没有了战争,但是一遇到各种灾情险情,人民军队战士都会奋不顾身,被称为“最美逆行者。”今天在这更加危险的战争面前,这些和自己年龄仿佛的战士们更是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挺身而出,这不是逆行,这才是华国军人的直行方向。

  连长细心的走到每一个战士面前,互相敬礼之后,挨个帮他们整理了一下衣襟。

  最后连长走到队伍面前,说道:“同志们,脱帽。”

  战士们摘下帽子,连长也摘下自己的帽子,摸着剃好的光头说道:“怎么样,同志们,就个手儿,把头都剃了吧,然后咱们开饭,好好吃一顿饱饭。”

  战士们见连长这么和蔼,也都放松下来。

  连长看到队伍最后的一个年龄最小的战士没有摘下帽子,走过去,小战士会意的自己摘下军帽,连长看他已经提前剃好了头。知道这是一个有着战争经验的战士,感觉到挺诧异的。

  “你叫什么名字?”连长问道。

  “报告连长,我叫雷凯华。”小战士立正答道。

  “今年多大了?”

  “17。”

  连长平时就特别喜欢和爱护年龄小的战士,现在看到这个小战士年龄不大,说话做事却是一板一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