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五章 密谈_醉迷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前,早见灯光火树之中,诸般罗列非常。

  进园来先从“有凤来仪”、“杏帘在望”、“蘅芷清芬”、“淇水睢园”等处,登楼步阁,涉水缘山,百般眺览徘徊。

  一处处铺陈不一,一桩桩点缀新奇。

  贾元春极加奖赞,又劝贾环道:“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

  贾母等在下相陪,李纨、平儿、白荷等亲捧羹把盏。

  宴罢,元春乃命传笔砚伺候,亲搦湘管,择其几处最喜者赐名。

  按其书云:

  “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大观园”。

  “有凤来仪”赐名曰“怡红快绿”,即,怡红院。(变动之处)

  “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

  “睢园雅迹”赐名曰“潇湘馆”。

  “观云台”赐名曰“云来阁”。(嘿嘿!)

  正楼曰“大观楼”。

  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

  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

  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

  而后再题一绝云: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一口气写毕,许是过足了瘾,而后向诸姊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

  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

  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

  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

  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云来阁’三处,我所极爱。

  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五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

  说着,又独看向贾宝玉,道:“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贾宝玉闻言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待布置完后,诸姊妹并贾宝玉下去构思写诗,暂且不言。

  贾元春忽又与贾母等人道:“老太太,来时,陛下曾有一口谕,让我转达三弟,可否方便备一静室?”

  贾母等人闻言一怔,不过哪里能说一个“不”字。

  于是贾元春便与贾环二人从侧门去了偏殿,留下贾母等人面面相觑……

  不过,倒也未曾疑它,毕竟,贾元春总不敢假传圣旨。

  只是,贾母眼中到底闪过一抹狐疑……

  ……

  入了偏殿后,贾元春的气息陡然变得有些急促,不复方才人前的稳重。

  她面色有些焦急,甚至恐慌的看了看周围,见无人在内后,方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